本名崔翔宇,知乎著名作者,浙大心理学博士,新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已上市。
采铜
第9期
我们都该学习『如何学习』

提问

1、为什么有时候插缝学习比刻意找一整段时间学习更有效?背后有何心理学依据?

引言

别太依赖时间管理,它只会让我们“越来越快”

在新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第一章“时间之尺”中,采铜说所谓“时间管理”的一些方法虽有一定作用,但只不过都是“技术层面的解决”。所谓“技术层面的解决”是指只对问题的表面部分实施干预,而忽视了问题深处的根源。其后果是,问题的表面部分在短暂的小时候又再次出现,甚至愈演愈烈。时间管理中提倡的很多方法,并不是要让人们逃离现代性境遇所构筑的牢笼,反而是要对其加以技术性强化,教会我们更精细、更严苛地分割生命时间。

我们原本就是因为快而痛苦,可时间管理却教我们如何更快。

通过让自己更快来赶上外部环境的快,表面上来看也有几分道理。可细究起来,却是难以成真的海市蜃楼,因为完成一件事情的复杂程度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人们无法预估未来发生的意外事件,而意外事件总是频频发生,打乱人们的原定计划。

由此可见,时间管理中制定时间计划的方法并可靠。我们通常制定的计划往往会大大低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而正是这样的低估,逼迫我们快马加鞭,去完成一个个原本在既定期限内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一旦无法完成,我们又会陷入自责之中,这种自责本身也是耗时间的……

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更有节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如果一首交响曲从头至尾快到底,听后一定喘不过气来,急躁万分。所以一般交响曲都有慢板乐章,而且每个乐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得劲节奏和韵律也应该如此。”

他的做法是每天抽一点时间去“面壁”,也就是在一个私人的空间里静静地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心中不同的“自我”参与对话和辩论,这样可以让自己不随波逐流。而另一些事情,像处理日常公务,诸如看邮件、写报告等,则是越快越好,他说自己都是用“极有限的时间”把它们处理掉的。可现代人长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工作和生活混淆,不是“过日子”,而是“赶日子”。

哪些事情应该求快,哪些事情应该求慢呢,采铜老师在新书中也做了一个简单归纳: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同时采铜老师在新书中还指出时间有快慢就对应着也有深浅。社会学家曾发现过一个“时间悖论”: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的趋势,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闲暇时间在减少,这正好可以用时间使用的深度来解释。

同样是安排闲暇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被动式休闲”所带给人的满足感,就远远不如从事一项自己的业余爱好所带来的满足感,而后者甚至还能带人进入“心流”(Flow)的状态——心理学家米哈利创立的概念,指人全情投入于一件事中的状态。在心流发生时,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当然人也不可能一直处于心流的状态中,也需要很简单地放松、闲适,只不过,在时间的“深”与“浅”之间需要达到某种平衡。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并保持一项长期的业务爱好。

有一点点时间就开始,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一件看上去繁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附带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本该有的行动之前树起了重重无形的阻碍。这些心理上的阻碍往往超过了这些行动本身的难度。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即刻行动。有些事情牵涉的方方面面比较多,并且原本就无法在短期内解决掉,那就需要我们从长计议。这时第一步一般是做计划,做计划虽然主要是构思工作,但也是行动的一种。而这种构思也是可以立即做起来的,与其他的事情同时做也未尝不可。比如,你在洗碗、拖地的时候,脑子里去构思一些重要事情的计划,就是一举两得了。按照思维研究者刘未鹏老师的话说,是利用了“暗时间”。所以对于复杂的事情,即便表面上所有立即行动,但你还是可以尽早地预作准备。

有人可能会说,做事情,时机很重要,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等到最佳的时机出现,才能事半功倍。这么说当然有道理。但问题是,你可以容许自己等待多久来等一个好时机出现呢?要知道,所有的等待都是有成本的。对于大多数人大多数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与其等待,不如现在就开始。正如知乎网友Caun Derre在回答“30岁才开始学习编程靠谱吗?”这个问题时所说的一句话:

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而在创业领域,“精益创业”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

某种弄程度上,人生就如同创业一样。在人生的航线上,我们也面临着不可预知、无法确定的未来,虽然我们可以对未来订立高远的目标,制定完美计划,施加种种美好的遐想,但这些事情的勾画却总被猝不及防的显示打乱。更糟糕的情形是,在漫长的筹划、准备、酝酿之后,遇到无法预料的困难而中途放弃。如果借鉴精益创业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最大程度得避免这种遗憾。那么,对一个个体来讲,他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呢?

比如,在某家公司的实习经历不是产品,但基于实习经历写成的系统性总结报告可以算作产品;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是产品,但是对这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可以算作产品;拥有绘画的技能不是产品,但是使用这项技能创造的绘画作品可以算作产品。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些东西都太“小”、太简单了,不能算作产品。确实,它们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产品,但这些小产品可以作为你才华展示的载体,让你的才能搭载着这些载体传播出去,供其他人欣赏、品味,并获得反馈,然后你可以继续做出更复杂、更优秀的产品,比如从单幅的漫画到多个漫画,再到长篇漫画连载。

我们很多人缺少“往前一步”的自觉,也就是“未完成”的做事习惯往前一步,变成“已完成”的做事习惯。传统的教育体制隐含着“未完成”的思想惯性,在老师们看来,传授给学生知识、理论、技能是让学生为今后做事“做好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所以我们一直在学习、练习,却不是创造出“产品”。可精益创业的思想师说,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先准备好再上场”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

更多有关学习现象的探讨我们下期继续听采铜老师接着聊,而更多关于学习方法的问题请在百科青年微博话题下提出,周五将公布更多采铜老师的解答哦~

部分摘自知乎及采铜新书《精进》

2、为何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对学习有用?

3、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真的有用吗?

4、为何说会举一反三对学习很重要?

5、为何说能讲出来才是真学会?

6、不求甚解是一种好的学习态度吗?

7、为何老师强调下课后要互动讨论?

关注采铜的微博或关注微信公众号“采铜的铜”(ID:CTDT4US)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