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摄影常用构图方法"的笔记

什么是学习笔记?

你在学习中想写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使用协议与隐私政策

感谢您使用网易云课堂!

为了更好地保障您的个人权益,请认真阅读《使用协议》《隐私政策》《服务条款》的全部内容,同意并接受全部条款后开始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若不同意,将无法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同意
15种摄影常用构图方法, 雷波老师在本课程中一共介绍了十五种构图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为四类: I. 直线型构图(1-7) II. 曲线型构图(8-9) III. 特殊样式构图 (10-12) IV. 构图原则(13-15) 每种构图法则的特点、适用对象及运用要点如下(为方便学习与记忆调整了顺序): I. 直线型构图 1. 水平线构图 构图特点:水平线构图是常见且常用的一种构图方式,给人以延伸感,能够营造安详、宁静、大气、平静的感觉。根据水平线位置的不同可细分为高水平线构图、中水平线构图和低水平线构图。 适用对象:常用于展现场面比较大的风光,如地平线、桥梁、海岸、湖面等。 运用要点: (1)通常与横向画幅结合使用,使水平线在水平方向上充分延展; (2)为突出水平线下方的前景使用高水平线构图、为了表现水平线上方的景致使用低水平线构图; (3)中水平线常与对称构图结合使用。 2. 垂直线构图 构图特点:垂直线条本身给人挺拔、纤细的感觉,利用画面中的景物构成垂直的线条,能产生纵向上的视觉延伸感。 适用对象:建筑、树木、花以及其他需要营造生长、向上、挺拔的感觉的场景。 运用要点: (1)将体积化为线条,灵活地将拍摄主体理解为垂直线来进行构图,例如将杯子、柱子等物体看做线条进行构图; (2)充分发挥空间想象感,选择在不同的地方对拍摄主体进行截断,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拍摄树木选取顶端,并且留有空白,让垂直线到此为止,而选取树干的中段进行拍摄则由于两端的截断,产生主体无限延伸的感觉。 3. 斜线构图 构图特点:斜线构图也是一种常用的构图形式,拍摄对象在画面中以斜线条形式呈现。相对于水平和竖直的线条来说,斜线是一种不稳定的存在,给人一种不安定感,但同时又富有极强的动感和生长感。此外,斜线构图具有透视效果,能够在二维空间营造三维效果,视觉空间的拓展和提升。因此也很适合用来拍摄有空间感的景物。 适用对象:具有动感的对象,如瀑布、运动员倾斜的身体、夜间的车流;用于强调建筑的空间感。 运用要点: (1) 常用于突出拍摄对象的生长感(如旺盛的生命力)、提升运动感和营造空间感; (2) 通过对相机的倾斜处理、使人的身体、建筑等本身是竖直的物体变为画面中倾斜的存在。 4. 对角线构图 构图特点:对角线构图是斜线构图的一种特殊形式,拍摄对象从右下角到左上角(左上角到右下角)贯穿整个画面,创造的想象空间和产生延伸感和律动感比斜线构图更强 适用对象:花枝、树枝、鸟类(单只鸟张开翅膀与飞行轨迹形成的对角线焦点;一群鸟排列形成对角线)、静物(如手表摆放形成对角线)、大桥等。 运用要点: (1)和斜线构图一样需要灵活地选择角度和倾斜相机使得拍摄对象贯穿画面; (2)如有可能找可进行双对角线构图创作。 5. 透视牵引线构图 构图要点:透视牵引线构图,也称透视构图,是利用透视效应在二维平面重塑真实三维空间、扩展空间感的一种构图形式。例如逆光拍摄树林,投射在地上“远小近大”的树影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前景的光影效果,同时营造了空间感。此外,这些牵引线可以作为指引,将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集中到作者想要突出表达的部分。 适用对象:建筑(室外、室内都可以利用透视牵引线提升空间感)、花田、夹道树、树林中的自然光影(如“耶稣圣光”,即丁达尔效应),城市中的灯光光影。 运用要点: (1)要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近大远小),灵活运用光和线条(景物、阴影方向)来丰富前景和营造空间感; (2)有条件的话使用广角拍摄,进一步提升线条的拉升效果; (3)可以通过旋转变焦环使画面中的灯光出现透视效果。 6. L型构图 构图特点:L形构图可以看做是水平线和垂直线在构图中的结合使用,除了具备线性构图让画面有张力、视觉延伸的特点之外,相较单一线性元素,L形构图能使画面更加生动,摄影师也有更大的创作空间。例如在拍摄景物时,可以通过L形构图在同一场景围合、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而在拍摄人物时使用L型构图能通过视觉调整(隐藏某些缺陷)使得人物的身材看起来更加修长、舒展,增加美感。 适宜对象:风光、人像。 运用要点: (1)在L型形成的包围中要有一个视觉主体,会使得画面更有趣味,也使得主体更容易被观看者关注; (2)运用L形构图拍摄人像的时候,除了通过模特本身身体的姿态形成L形以外,还可以法是利用服饰和模特的身体形成L形。 7. 三角形构图 构图特点:三角形构图是指景物在图片中呈现为一个或多个正立、倾斜或倒置的三角形(或三角形的组合)。三角形本身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在创作中使用三角形构图能够给人以持久、雄伟的感受。 适宜对象:建筑(三角的尖顶,屋顶等)、山峰。 运用要点: (1)通过空间想象和对拍摄对象的灵活组合,在画面中创作出各种三角形的构图形式。如除了对本身为三角形的景物进行单个或多个三角形的构图组合外,还可以将多个非三角形的物体组合成形成三角形; (2)除了传统正立三角形构图以外,还可以使用斜侧三角形,即将三角形的底边放在两侧,突出三角形的顶角,营造突破感和不稳定感。 II. 曲线型构图 8. 曲线构图 构图特点:常见的曲线构图有S形和C形构图。和直线构图相比,曲线的弯转屈伸使得画面线条产生变化,能使观赏者感觉更具有趣味。同样,曲线构图能引导观众的视线随曲线的延伸产生特定轨迹的来回变动,以增加画面的生动感。 适用对象: 人像,蜿蜒盘旋的河流、道路(或楼梯)、建筑(如长城),轨迹(极光) 运用要点: (1)灵活运用曲线来引导视线和框定空间,以突出拍摄的重点; (2)由于人体的曲线本身就是S形,因此S形构图常用于人物拍摄,通过对模特姿态的调整来形成S形; (3)在使用C形构图时,将画面的重点放在C形内部,将视线框定在C形区域内;也可以结合开放性构图的使用,延伸可想象空间,例如策略性地选择只拍摄圆形表盘的一部分,让观众去对画面之外的部分进行想象。 9. 圆形构图 构图特点:圆形构图可以看做是曲线构图的一种特殊形态,与S形和C形构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圆形是一个封闭的构图。 适用对象:本身是圆形的拍摄对象,如教堂穹顶、球形建筑、花朵、手表等 III. 特殊样式构图 10. 辐射式构图 构图特点:一个水平面上的某一元素向四周发散,产生向外延伸的感觉。 适用对象:常用于拍摄本身具有辐射结构的物体,例如教堂顶部(垂直向上视角)、自行车车轮、花朵(花瓣)、阳光、蜘蛛网等。 运用要点:由于许多有辐射结构的物体大多是圆形,所以辐射式构图经常与圆形构图结合使用。 11. 散点式构图 构图特点:散点式构图又称为棋盘式构图,顾名思义,指拍摄的景物以分散的点状形式呈现,像珍珠散落、疏密有致,营造次序感和艺术感。 适用对象:鸟群、花、卵石、静物(一桌食物)、光斑、蛛网上的水滴。 运用要点: (1)将拍摄对象抽象为“点”,点的布局不能乱,在营造错落感的同时要避免重复感; (2)不能使用大光圈,会造成后景模糊,无法形成点; (3)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效果更好,使得“棋盘”的范围更大,容纳更多的“点”。 12. 框式构图 构图特点:从最广义上说,所有的照片都是框式构图,所有的景致都被“框”在摄影师镜头里。不过这里所说的框式构图特指透过门洞、窗口、洞口拍摄,营造一种别有洞的感觉,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和窥探的本能需要。 适用对象:门洞、窗洞、桥洞等。 运用要点: (1)框外必须要有值得看的东西(外面的世界); (2)除了现成的门洞、窗口等现成的框以外,还可以通过倾斜相机等方式创造性地变换角度形成“框”,如通过对两堵墙、两根柱子进行透视处理都可以形成“画框”; (3)无需拘泥框的形状(圆形、方形、异形均可),运用得当,“框”本身也能成为照片亮点,增加观赏感。 IV 构图原则 13. 对称式构图 构图特点:由于生活中的许多景物本身就是对称的(蝴蝶、建筑、人体),因此在摄影中的使用的对称式构图某种意义上说是源自对生活中景物的再现。对称式构图又可以细分为上下对称、左右对称、中心对称等。 适用对象:本身是对称形态的拍摄对象,水面、镜面等形成对称影像的场景。 运用要点: (1)经常与中水平线构图相结合,使用水面形成镜面效应来进行构图形成上下对称的构图,营造宁静、大气的感觉; (2)对称的两个部分不一定要严格完全一致,如利用水面进行对称构图时,适度的波纹让拍摄主体和其倒影有所不同,反而能增加照片的趣味性和灵动感。 14. 黄金分割构图 构图特点:视觉艺术中最为经典的一种构图方法,源自数学中的比例关系。和九宫格构图法、三分构图法一脉相承。长方形长和宽做三等分,将四边的三等分线(黄金分割线)连接,形成四个黄金分割点并将照片划分为九宫格。黄金分割的规则符合人类的审美习惯,因此将拍摄主体或焦点摆放在黄金分割点或黄金分割线上,能使画面具有美感、均衡感和舒适感。 适用对象: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拍摄场景。 运用要点: (1)要根据实际场景选择合适的黄金分割点和黄金分割线(四点、四线) (2)要灵活地与其他构图方法结合使用,如水平线构图中的高水平线、低平线构图相可以与横向黄金分割线结合使用 (3)多重黄金分割的运用(黄金分割线、黄金分割点、拍摄对象本身的黄金分割等),例如在人像的拍摄中,可以将模特放在画面的左三分线处,将要突出的人体部位放在右上角的黄金分割点上,通过调整模特姿势,让其身材看起来也是符合黄金分割等等。 15. 中心构图 构图特点:返璞归真、反规则一种构图方法。在许多情况下为了画面的艺术感感,摄影师会尽量避免将拍摄对象放在照片的中间,因为中心构图比较简单有时也会显得有些呆板。但任何艺术形式的最高境界都是大道无形,不需要拘泥于理论和规则的。如果拍摄对象足够精彩,只要将其呈现凸现在画面中心,就足以表达摄影师所想传达的讯息,不使用复杂的构图技巧一样能够拍摄出好的照片。 适用对象:足够精彩的拍摄对象。 应用要点: (1)能发现和捕捉精彩的拍摄对象; (2)敢于打破规则,少即是多。 练习方法: 1. 浏览专业摄影师的摄影作品,尝试辨别、分析作品所使用的构图方法及其产生的效果; 2. 选定一种构图原则,寻找拍摄对象进行进行练习; 3. 选定一种(或一类)拍摄对象,尝试使用不同的构图形式及其组合进行创作练习; 4. 将创作集的作品进行分类、自我反思,请同行(朋友、论坛网友等)评价给出意见,对照专业摄影师的同列作品比较自己在构图上的优劣(在这一阶段暂不考虑构图以外因素造成的照片差距); 5. 循环进行“看”-“拍”-“改”的过程直到熟练掌握基本构图技巧后,与其他技巧(如光圈的使用等)结合进行综合练习与创作。 小结: 1. 艺术源于生活 顺应自然,就地取材就是很好的构图方式,捕捉、呈现、还原现实的本来模样,拍摄物体是什么形态就使用什么方式来构图如天际线、水平面用水平线构图,山峰用三角形构图等等; 2. 艺术高于生活 照片是客观世界透过人类视角和镜头的存在,发挥人类特有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呈现具有美感、秩序感等人类特有的感知的作品,大概是所有视觉艺术的意义所在吧。
手机课堂
下载App
返回顶部